據(jù)外電3月8日消息,中國2月銅進口連續(xù)第二個月下降,且創(chuàng)下三年多最低水平,因長達一周的農歷新年假期抑制金屬需求。
中國海關總署周日公布的數(shù)據(jù)顯示,中國2月非鍛造銅及銅制品進口較上月減少32%,至280,000噸,為2011年5月以來最低水平。今年前兩個月,銅進口較上年同期減少24%。
由于今年2月18日至24日適逢農歷新年假期,貿易及工廠在假期前關閉,導致銅需求放緩。繼1月重挫13%后,LME三個月期銅2月份反彈了7.3%,因全球礦山供應中斷,盡管中國經濟增長放緩。
“2月份進口減少是很正常的,”CRU集團駐北京金屬研究院Li Chunlan在數(shù)據(jù)公布前稱。“2月份工作日本來就少,且人們在農歷新年一周前進入假日模式,因此工作的人數(shù)同樣下滑。”
中國去年精煉銅消費量為1140萬噸,接近全球2290萬噸的一半。中國2015年經濟增長目標定在7%左右,為1990年以來最慢GDP增速。
海關數(shù)據(jù)顯示,中國2月銅礦石和精礦進口連續(xù)第二個月減少,為760,000噸。今年前兩個月,進口同比回落5.7%。
需求復蘇
LME三個月期銅周五下跌1.5%,收報每噸5,745.00美元(每磅2.61美元)。今年迄今為止,銅價累計下跌8.8%。
Li Chunlan表示,中國銅升水上漲,表明銅消費可能加速。
“近期銅升水上漲,因為人們預計從3月底開始,中國下游需求將開始復蘇。需求復蘇的預期將推動進口增加。”
數(shù)據(jù)顯示,2月25日,洋山港交付到上海的銅溢價攀升至每噸95美元,為四個多月以來最高水平。今年以來,該費用已經上漲30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