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其他板塊品種的矛盾逐步兌現行情陷入振蕩,資金開始挖掘更具投資價格的洼地,供需矛盾增長的棕櫚油因而再度受到資金的青睞。雖然市場早已對棕櫚油減產及印尼B30需求增長有所預期,價格也已經上漲過兩輪,但在前期產量數據尚未給予支撐的情況下,減產預期在價格中反映得并不充分。然而,MPOB10月報告中產量不及預期,SPPOMA階段性產量大降逐漸證實產地減產,豆油庫存的加速回落進一步助漲市場的做多熱情。
生物柴油炒作帶來首輪驅動
棕櫚油的第一輪反彈始于生物柴油炒作,在預期印尼明年將把國內生物柴油摻混率從20%進一步提升至30%后,市場對后期棕櫚油需求增長較為看好。2018年9月,在印尼經濟下行及貨幣貶值的壓力下,印尼將B20計劃從公共運輸行業(yè)向全國非公共運輸行業(yè)推廣,取得了良好效果:印尼對石化柴油的進口需求大幅減少,經常賬戶赤字得到較好改善;棕櫚油消費額外增長200多萬噸,價格也在庫存壓力緩解下出現反彈。
在此背景下,印尼對B30計劃躍躍欲試。印尼能源部將2020年生物燃料項目的生物柴油配額定在95.9億升,較2019年的66.3億升增加45%。按照生物柴油投料比例測算,若B30計劃能夠順利實施,新增的PME產能預計帶來200多萬噸的棕櫚油額外消費,將極大促進產地棕櫚油庫存的消化,對棕櫚油價格形成較好促進。
減產預期形成二次提振
當然,農產品的需求對行情多數時候只能托底,下游對價格是極度敏感的,所以真正的利空需要獲得供應端的支持。當前的棕櫚油正好擁有來自供應端的利好炒作支撐。在前期施肥不足及干旱的背景下,市場對今年四季度、明年年初的棕櫚油減產及價格上行存在較強期待。正是在這種期待中,近幾周的馬棕和連棕才得以在此前的基礎上繼續(xù)上漲,連創(chuàng)新高。
去年三季度以來至今年7月,棕櫚油價格在良好產情下一路下跌,種植利潤受到嚴重侵蝕。在現金流壓力下,種植企業(yè)紛紛減少化肥和基礎設施投資,農戶養(yǎng)護管理種植園的動力也受到較大削弱。肥料約占棕櫚種植成本的50%,利潤持續(xù)低迷時常常成為考慮舍棄的支出,雖對即時的產出無太多影響,但將滯后影響幾個月后的產量。
此外,印尼自今年5月以來就很少下雨,降雨量甚至低于2015—2016年嚴重厄爾尼諾期間的低水平。一方面,干旱會讓雌花流產,影響半年以后的果串數量;另一方面,干旱導致植物葉片上氣孔關閉,蒸騰作用減弱,影響植株對肥料的吸收,嚴重的干旱也將助長減產幅度。
減產預期落地再成驅動
在經歷一番苦苦等待之后,近期產地棕櫚油的減產預期終于獲得了數據支撐,棕櫚油價格也再上到一個新臺階。MPOB月報顯示,馬棕10月產量為179.5萬噸,環(huán)比下降2.53%,不及市場此前預期的1%—2%增幅。在馬來西亞10月節(jié)假日少于9月、工作天數明顯高于9月的情況下,10月環(huán)比降幅暗示實際減產幅度更高。SPPOMA的階段性產量數據形成進一步驗證,馬棕11月1—10日相比上月同期大降23.29%。
隨著數據逐漸給予減產實錘,后期市場的關注點將更多轉向減產幅度。在2015年的強厄爾尼諾后,2016年馬棕全年同比減產13%,月度同期減產幅度最高達到24.63%。今年產地雖部分月份降雨量低于2015年,但干旱持續(xù)時間并沒有那么久。不過,若再疊加施肥不足對產量的影響,減產幅度或有與2015年看齊的潛質,目前來看仍有炒作空間。
展望后市,隨著11月后產地棕櫚油進入季節(jié)性減產周期,在前期干旱和施肥不足的情況下,棕櫚油產量或錄得較大幅度的下滑,令供應持續(xù)收緊。配合2020年起印尼B30計劃引發(fā)的需求增量,產地庫存將獲得明顯的去化。在此背景下,未來幾個月棕櫚油大方向繼續(xù)看好,建議以回調做多為主,P2001合約第一目標價在5800元/噸,第二目標價在6000元/噸。